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6頁(第1页)

那些少年的讀書聲,可真好聽啊……就像長安城裡黃鶯的鳴叫,就像終南山泉水的流淌。

這是李林甫在冷風中倒下之前,最後閃過的念頭。

——也是他在人世間的最後一個念頭。

十一月廿四日,宰相李林甫薨。

第78章倚闌暮色漸難分

路旁桃李,花苞猶嫩,波上芙蕖,細葉未開。長安城正是初春二月,朝堂之上的變動,震撼處卻更勝春雷。

李林甫死後未及百日,皇帝便下了制令,削去李林甫的官爵。子孫有官者除名,流嶺南及黔中,僅給隨身衣及糧食,其餘資產,一併抄沒。李林甫的近親及黨羽,被株連而遭貶斥者五十餘人,無人敢為鳴冤。皇帝命令剖開李林甫的棺槨,將遺體口中所含珠子取出,褫奪他金紫冠服,更以小棺,如庶人禮葬之。皇帝又賜陳希烈爵許國公,楊國忠爵魏國公,以賞其成李林甫之獄。

「他掌權十九年,一旦傾頹,竟如此慘敗。果然,權臣身後總淒涼……」王維輕聲嘆道。

綺疏曉,篆香漸微。一晌春雨方歇,庭中嫩柳被洗刷得格外鮮綠可愛。我走到窗邊,望著樹上的枝芽。這鵝黃嫩綠,鶯花繚繞,可有多麼好?只是有些人,卻再也看不見了。

不止李林甫看不見了。那些因他而死的人,卻也看不見了。

王維走到我身後,攬住我腰,一時沒有說話,但這繾綣的舉動,卻無端讓我生出一種突如其來的惶然。李林甫既死,恨意沒了著落,一朝盡去,剩下的只有無盡的空茫。我將手按在王維的手上,眼淚猝不及防地掉了下來。

他為我擦拭眼淚:「我們去青龍寺罷。」

青龍寺在樂遊原上,我們跨過大半個長安城,方才到達。原上春草青青,杏花初綻,雲山悠悠,一眼就能望盡帝都春色,端的是錦繡也似的繁華勝景。

然而當此美景,我心中想的,卻是杜牧的「欲把一麾江海去,樂遊原上望昭陵」之句。

我不愛天,也不愛地。我愛的是江海。譬如「大江流日夜」的壯闊,譬如「大海無窮環九州」的奇絕。西京雖有「八水繞長安」的濕潤,卻終究不在大江大海之濱,沒有江風海風可以入我襟懷。

「想什麼呢?」王維含笑問道。

「我在想……長安為何不在海邊。」

這座城市雖能涵容一切欲望,一切悲歡,卻終究沒有海的精神。士人們欲求汲引時,選擇遁入高遠的終南山,是為「終南捷徑」。待他們進士登科,又會在高聳的大雁塔上題名。春來時,滿城仕女或是爭相出城,在樂遊原的高崗之上踏青,或在自家庭院中將鞦韆盪得高高,笑語如珠——這是一個人人爭向高處去的城市,卻沒有人想要平視遠方,看海平線上的日出日落。縱是有人想到乘槎遠遊,所求的也是上接星漢,聞聽天帝秘語。

中原漢人皇朝的那一套話語體系,自來是以「海內」作為他們的統治區域和關注焦點,而「海外」只存在於渺遠的傳說與文人的想像之中,並非他們真正關心的所在,頂多能令他們聯想到長生靈藥、縹緲仙山和奪命海盜罷了。也難怪,貴人們以西京作為出發點,四顧海內,以為西京便是天下的中心,因為在此時,天下的資源都傾向關中。他們自然不會遙想大海——在人類漂流無依的大海上,哪裡還能有這種自己居於世界中心的感受呢?

王維早已習慣了我說話沒頭沒腦的風格,只笑道:「我被貶濟州時,見當地婦人大多肌膚黝黑,想是海邊日光酷烈之故。若是長安臨海,你也要曬成那般模樣了。你可願意?」

我深思半日,他一語便破了局:我不愛打扮,但十分在意自己的膚色,不肯曬黑。但,言語上,我絕不能輸給他:「好啊,你竟然還有心思看濟州的婦人——瑤姊可曾知曉?」

如今我結識他的年光,早比崔瑤久了。長久相處下來,我也不再因崔瑤的緣故,而橫生自卑。

「阿瑤原不似你這般善妒。」他說。

我撇嘴道:「那你是要我不妒忌了?」

「不不,我求你——求你為我而妒,可好?」

我笑起來,挽住他的手臂,與他同向青龍寺中去。

青龍寺始建於隋朝開皇年間,也有一百餘年的歷史了。它雖不及慈恩寺遊人之盛,道場也不及慈恩寺大,但地處樂遊原上,可以登高望遠,是西京士庶最愛游賞的去處之一。

因青龍寺與日本佛教的歷史淵源甚深,2o世紀時日本政府向青龍寺贈送數百株櫻花。每到櫻花綻放之際,西安市民們紛紛到青龍寺觀櫻。現在寺中當然沒有日本櫻花,卻遍植杏花。粉融融的花瓣間掩映朱樓黛瓦,間或雜著一兩株紫梅,黃鶯幼鳥棲於枝頭,稚嫩歌聲尚有一二分澀滯。若非尚自微冷的早春空氣中蘊著淡淡的檀香氣息,這般冶麗景象簡直要讓人疑心此地不是佛寺,而是什麼貴人家的花園了。

看了半晌花,我心頭諸般情緒也為之一解。我們走向大佛殿,遙遙聽見大殿中法螺聲響,又有僧人共同誦經的聲音。

王維道:「多半是在做什麼法事了。」

殿裡有幾個素衣男女,跪在佛陀金身前。女子們肩背微微抽動,似乎是在哭泣,其中一個女子的鬢髮已全白了。她們身著素服,然衣衫材質上佳,繡著繁複的暗紋,想來皆是貴人家的女眷。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

www.8lwx.net 八楼文学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