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七回 茅元仪(第2页)

“没有这么一回事。我是被他们强行抓来,望大人明察。”

青年虽然不知道眼前比自己还小的少年是什么“大人”,他还是顺着士兵的话为自己辩解。

此话一出,士兵急了:“大人,小人绝没有乱抓,小人的弟兄们都可以作证。”

其他士兵站了出来,纷纷表示头儿的话是真的。

“大人,我冤枉。”青年急着辩解。

杨承应却抬手示意,青年不要开口。

“先生远道而来,是我手下怠慢了先生。”

杨承应说完,大手一挥,让士兵们把捆住青年的绳子解开。

士兵们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还是忠实的执行主帅的命令,为青年解开了绳索。

他们不知道,杨承应已经通过刚才两方的争论,猜出了这位青年的真实身份。

“先生探亲访友不急在这一时,请随我到屋里一谈,如何?”

杨承应热情地出邀请。

对方却反应冷淡,“大人相邀,晚生不应该拒绝。只是晚生早和亲戚定好了日期,晚生怕晚了会引他们的担心。”

一听青年给脸不要脸,士兵们纷纷按住刀柄,形成一股威慑。

不料,青年视而不见,直直的盯着杨承应,也不避让。

仿佛不知自己身处谁的地盘。

“有!先生不肯屈尊,那我只能在这里为先生接风。”

杨承应吩咐士兵把正堂里的桌椅搬了出来,又请田英娘把家里最好的菜做好,再端上桌。

“你这是什么意思?”青年非常不解。

杨承应先坐下,“先生请坐,容我慢慢道来。”

宁完我也坐了下来,在杨承应的右侧。

看青年犹豫,杨承应又让抓他的士兵退下。

青年皱眉思索片刻后,才慢腾腾地坐下。

“说吧。”青年不耐烦的道。

“我有一个朋友,和先生一样都是归安人氏。他目睹了家国不宁和兵戈战火,凭借满腔报国之心和丰富的学识,写就了一本书。”……

“我有一个朋友,和先生一样都是归安人氏。他目睹了家国不宁和兵戈战火,凭借满腔报国之心和丰富的学识,写就了一本书。”

杨承应一边说,一边注意观察眼前青年的表情。

果然,当他提到“书”的时候,青年的脸色出现了变化。

“这部书叫,武备志!”

www.8lwx.net 八楼文学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