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65 曲艺家协会邀请无奈的郭德钢(第1页)

相声或演唱会上,有个词叫做“返场”,表演者返的次数越多,说明观众越喜欢。

徐宁今天就遇到了这事儿,收音机前的观众,通过电话让他返场了三次……

原本六点半就要结束的直播,硬是拖到了六点四十五分。

最后由于时间关系,实在不能再播下去,节目才跟依依不舍的听众说再见。

要不然,

后面的节目就播不完了。

徐宁临走之前,在电台一位副主任的请求下,重新录了一遍《探清水河》。

这曲,

通过电视台、电台、报纸和网络的传播,在短短的一周时间内就火遍了全国各大城市。

就连京城曲艺界的老前辈,都打来电话邀请他参加2oo4年京城曲艺家座谈会。

邀请他的目的,是想让其谈谈如何利用现代媒介扬传统文化。

这任务可不小……

他想拒绝。

但因为有传媒大学的周校长在其中牵头,只能硬着头皮参加这场会议。

毕竟周校长对他有提携之恩,不管座谈会上讲的如何,自己都是要去的。

会上,

他先是讲了下改编《探清水河》的初衷,又谈到如何利用互联网、电台等媒体扬传统曲艺文化。

一番声情并茂、有理有据的言,让他迅俘获了一帮老艺术家的好感。

座谈会结束。

有好几个老前辈邀请他加入协会,其中就有徐宁非常尊敬的单田芳老先生……他现在是京城曲艺家协会的名誉主席。

自己唱的小曲不过是顺手为之,根本没想过要在这行展啊……所以他没有当场答应。

但是临近出会场的时候,周校长的一番话让他茅舍顿开:

“成为协会的会员,定期来参加個活动就行,不能参加也无所谓……这件事,对你的事业展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仔细一想,好像是这个道理,有个半官方身份,以后办事方便很多。

于是,

徐宁现场登记,又交了一点会费,就成了京城曲艺家协会的会员。

第二天,

曲艺协会就将这个消息布出去,并花钱在京城晚报刊登了这条新闻。

关于花钱刊登新闻这件事,其实很好理解……京城曲艺家协会是个半官方组织,受到“国家文联”领导。

每年得做出一点成绩。

不然年底向上级交工作总结的时候,都没材料可用,要是被津门曲艺家协会比下去,多丢人。

所以,有亮点的工作就要进行全方位宣传,这是干好工作的基本操作。

而徐宁的加入,就是一大亮点,毕竟他现在很红很出名。

一时间,徐宁隐隐约约有着成为京城曲艺家协会形象大使的趋势。

其实,

他能顺利加入协会,不仅有自己的实力原因,还有周校长的人情在里面。

周校长在座谈会上,带着他到处认识老艺术家,大家都觉得他和周校长关系非同一般。

这些人老成精的老艺术家们,立即拍板,要把徐宁吸纳到协会中。

www.8lwx.net 八楼文学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