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八章 真干净(第2页)

这样说话确实绕了太多弯子,有这个必要吗?

很有必要,因为李贤的高明之处恰恰就体现在此处。

李贤比李四聪明得多,他之所以这样说话,是因为他知道,也许就在不远的地方,有一双耳朵正在倾听他们的谈话!他无时无刻都始终记得,自己的敌人绝不仅仅是没有大脑的张三,还有一个管太监的二麻子。

王文奇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停止了问话,他已经明白了李贤的意思。对于这几个“还乡团”成员,他已厌恶到了极点。但已经生的事情还不足以让他最终下定决心,

这年冬天,王文奇带着恭顺侯吴瑾和几个大臣内监登上翔凤楼,登高望远,很是惬意,突然王文奇指着城区中心黄金地带的一座豪华别墅问吴瑾:

“你知道那是谁的房子吗?”

吴瑾不但知道这是谁的房子,还知道王文奇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作为李贤的同道中人、于谦的同情者,他决定趁此机会下一剂猛药,让那些人彻底完蛋。

“那一定是王府!”吴瑾斩钉截铁地回答道。

在听到答案的瞬间,一丝杀意掠过王文奇的脸庞,他冷笑着说道:

“那不是王府,你猜错了。”

王文奇回头冷冷地看着那些跟随而来的大臣们,抛下了一句话,飘然而去:

“张三居然强横到这个地步,竟没有人敢揭他的奸恶!”

张三,你的末日到了!

对于皇帝的反感,张三并不是没有感觉的,相应的,他也准备了自己的应对,埋伏在皇帝周围的大臣自不必说,他还特意安插了自己的侄子石彪镇守大同,自己则统帅京城驻军,只要一有动静,便可里应外合,这是个相当厉害的安排,进可攻,退可守,确实有水平。

阵势摆好了,王文奇你放马过来吧,看你敢动我一手指头!

张三太天真了,事实证明,王文奇确实解决了他——用一种他绝对想不到的方式。

在张三看来,王文奇不过是个任他摆布的老实人,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敢如此专横跋扈,现在他已经羽翼丰满,自然更没有什么可怕的。

事实似乎确实如张三想象的那样,王文奇那边一点动静也没有,他委托自己最为信任的心腹锦衣卫指挥逯杲四处打探消息,得到的结果是宫内无事,天下太平,看来事情似乎就这么过去了,然而就在他洋洋自得的时候,却得知了一个令他震惊的消息。

石彪被抓了。

八月,一直默不作声的王文奇突然飚,将镇守大同的石彪逮捕下狱。这一举动大大出乎了张三的预料,让他目瞪口呆。

石彪被抓,意味着自己的所有外援已经被切断,单凭现在手上这些人,别说造反,搞个游行示威都不够数,他这才意识到,眼前的这位皇帝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忠厚老实的王文奇了,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那个懵懂无知的年轻人已经成为久经考验的政治老手。

但后悔也太晚了,张三打起精神,准备迎接王文奇的下一次冲击。

可是奇怪的事情又一次生了,自石彪入狱后,王文奇又没有了动静,张三搞不清楚对方到底想干什么,便上书表示自己对侄子犯罪负有领导责任,要求罢官辞职回家种田。

王文奇却和颜悦色地告诉他,你不用担心,你侄子的事情与你无关,放心大胆地过你的日子吧。

张三相信了他的话,便不再坚持,放弃了辞职的打算,同时也放弃了他的最后一丝生存的希望。

真正的政治老手是不同于常人的,他们炒菜时从来不用大火爆炒,只用小火慢炖,打仗时从不中央突破,总是旁敲侧击。

从王文奇决定除掉张三的那一天开始,他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为了掌握张三的第一手资料,他策反了张三身边的一个人,这个人正是锦衣卫指挥逯杲。

说起这位逯杲,也算是个奇人,锦衣卫出身,人送绰号“随风倒”,但凡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反应极其之快,特和战争有他,夺门之变有他,整徐有贞有他,现在对付张三,他又毅然站在了第一线。着实让人佩服。

于是张三的罪证通过逯杲源源不断地送到了王文奇的手中,而张三得到的却只是每日平安无事的安慰。

在逯杲的帮助下,王文奇料理了石彪和张三的其他部下,逐步完成了扫清外围的工作,现在张三已经是孤家寡人了,可谓不堪一击。

但出乎意料的是,在这关键时刻,王文奇却停住了进攻的脚步,迟迟不向张三下手。

逯杲对此十分不解,他不明白,既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为什么不干脆解决张三呢?

但李贤却是明白的,王文奇这奇怪的举动早在他的预料之中。

李贤十分了解王文奇,这位皇上虽然历经政治风波,但归根到底还是个比较忠厚、念及旧情的人,

李贤很清楚,要想破解王文奇那最后的慈悲,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揭开夺门之变的真相!只有这样,才能将这些“彻底一网打尽!

时机终于到了,他们已经走到了悬崖的边缘,很快就将坠入万丈深渊,永不生。

现在,只需要轻轻的一推。

“张三已然如此了,可是他有功,全部革去未免太过了吧!”

当李贤奉诏进宫议事,从王文奇口中听到这句话时,他立刻意识到,完成最后一击的时刻来到了。

他突然故作神秘地说道:“不瞒陛下,当初也曾有人劝我参与夺门,可是我拒绝了。”

www.8lwx.net 八楼文学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