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章 苏城计划(第1页)

第二天用过早饭,赵叔和秦河赶往杭城,柳康和秦江去抚城周边了解下当地的行情。

柳康心里算了下杭城作坊的产量,选送过来保证抚城的供应。

柳康带着秦江走遍了抚城周边大大小的集镇,对当地人的饮食习惯有了认识,偏清淡,甜食为主,自己的面条市场应该很大。

柳康对自己的面条信心更大,而且面条的商业打开后,他还想解决原料的问题。

作坊所需的面粉量很大,进货量大,不便宜,只有中原地带种小麦,其它地方的气候不适合种植。

柳康考虑了作坊的很多方面,回去要和芽儿商量。在外自己遇到的问题能解决的就解决它。

这几天柳康去了周边的小城市,在市场行走,摸透了行情,心里也有了底。

赵叔和秦河赶回杭城的度很快,加急赶路,基本没有歇息,六天后就到了杭城的作坊。

秦班和秦柱看着赵叔他们回来,问明原由,很是高兴。

在杭城这边,赵老爷子商行的进货量也在增大。

秦柱叫来舅侄儿王浩,交待他成品面条的打包,准备送往抚城,有多少送多少。

作坊里小伙子们得知抚城需要的面条数量,更是干劲十足。

秦柱很是欣慰,带这批年轻人省事。

隔天早上,赵叔和秦河赶着打包好的柳记面条,赶往抚城,一路急赶。终于赶上与柳康会合的日子。

柳康早早在地客栈等着赵叔他们来,看到他们赶来,心才放下来。

忙迎着赵叔,问了赵叔路上的情况,赵叔都一一答了。

江南一带太平,官道行人多,比较安全。柳康才敢让赵叔和秦河两人送货。

柳康这次自己送货,后期的货都交往秦班来送,这些都和抚城商行谈好了。

胡记商行的面条销量不错,胡婶豪爽地跟柳康签了约,并订了自己商行需求的数量。

当天货到,柳康去了罗记商行和胡婶的胡记商行,两边分别要了数量,柳康在客栈没卸马车,直接送到了商行。

他跟两家商行做了交待。再送货按月送货,自己备足一个月的量,这样秦班的任务轻松些。

晚上,赵叔跟柳康讲了作坊的事,秦柱安排得很好。商行按着目前的销售,杭城作坊的生产量保不住这两个城市的需求。

目前已是三月,柳康想着既然自己已走到了抚城,何不去趟赵老爷子提过的苏城,隔着也不是很远,来回计划二十天左右,如果苏城顺利,江南一带柳记面条基本都铺到了。

柳康想着赵叔和秦河辛苦,在抚城休息了两天。

隔天一早,一行四人启程去了苏城,身边只留了一些样品面条。

多余的马车寄存在客栈,柳康只带了两辆马车前去苏城。

一路上,因为抚城的顺利,大家的心都都很好,白天赶路,晚上歇息,倒也不累。

官道上的车队多,偶尔合着车队走,时而自己单个走,反正是一路热闹。

江南地处国中腹地,经济繁华可见一斑。

www.8lwx.net 八楼文学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