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9节(第2页)

国内也有,但温度达不到这么高,也就使得很多特种钢材无法冶炼。

高温钢炉,在国内最少有三家大厂需要,其中就包括电机厂。这次只能来一台,基兄给的报价是三百万卢布。

这种大型高温钢炉,虽然是好几年前的技术,但全新的在国内的报价也要一千多万卢布,二手的怎么也不止三成的价格。

冯宇转身就联系电机厂,五百万卢布,你们要不要?

李世友二话没说就要了,二手的怎么了,能用就行。有了这个,他们好多想法就能实现了,材料上每年最少能省上千万RMB,两年就省回来了。

更让冯宇没想到的是,冯宇提出,税也要电机厂承担部分,不多,三十万卢布。哪知道李世友直接说,税这块他来想办法,走军工订单,把税免掉。

冯宇禁不住感叹,这些企业太牛了,有军方背景就是好,即使已经军转民了,依然还能免税!

其实冯宇最想要的是一种叫超高功率的电炉,这个技术含量最高,价格普遍在四千万卢布以上,可就是因为太贵了,基兄暂时也不敢倒腾。

几百万的东西,他跟厂长联合就能弄出来,但几千万卢布的大型先进设备,太难弄了,尤其这种电炉还能用于生产军工产品,基里连科偷卖的话风险太大,他说要再等等。

其实冯宇想说的是,这个哪怕价格高一些,只要你肯卖,顺便搭赠一些技术,我保证就要了。

国内根本没有技术能够生产这种超高功率的电炉,可以说哪家厂子有了这个,哪家厂子在工业方面就能迈进一大步,并在全国领先。

几千万卢布都花了,技术不熟练,浪费材料也要摸索出成熟的技术!

冯宇跟基兄说,没有设备,技术也要。他不要军事技术,民用的就行。只要保证属于国际先进技术,冯宇都会给一个令基兄满意的价格。

这个年月,国内的工业技术太渣了,别说比不上欧美,就连邻居都比不上,国内好多机械设备都是进口的韩国和日本的。

冯宇如果能买回来技术,能自己用的就留下,用不了的转手卖出去,既能获利,又能捎带手提高国家的工业水平,一举两得。

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冯宇在领导心中的份量,如果能借此认识几个大领导就更好了。认识人多,总不会吃亏吧?

电机厂付了一成的定金,合同签完,冯宇通知基兄那边准备发货,相应的专家至少派来三人,薪水还是跟上次一样,不会亏了他们。当然,专家如果有多的,有多少,冯宇要多少!

人才无价,如果冯宇能有几十位苏联工业方面的专家在手,那身份立马就不同了。就凭这些专家,他就能成为省领导的座上客。

让冯宇没想到的是,基兄告诉他,三个?这次保证派最少十名工业方面的专家给冯宇!上次那三位在华夏生活可不错,机械公司给提供的单人专家宿舍,衣食住行全管了不说,每个月还给开那么多钱,比他们在苏联工厂挣的都多。

上次本来基兄就联系了十多人,不过大部分都处于观望态度。有了这三位的例子,他们也忍不住了。

既能继续做他们擅长的事儿,还能有钱赚,让他们轻松养家,比他们在苏联拿着一半的工资苦熬要强多了。

不过这些人都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一旦苏联有需要,他们要立即回国,工资结算到他们离开的那一天。

这点让冯宇非常不满,工作干一半,你们拍拍屁股就走了,平时我们还好吃好喝的供着,凭什么?

冯宇提出要求,接到回国的通知,也要在华夏继续工作一个月才能离开,否则就要支付三个月工资的违约金,白纸黑字签合同。

基兄将冯宇的话反馈给那些专家之后,同意来华夏的专家锐减到了五人,剩余的一些人继续观望。

冯宇告诉基兄,再联系就找那些穷的快揭不开锅的专家,冯宇就不信了,用钱还打不动他们那脆弱的气节!

一个星期后,第一台超声波加湿器样机研发成功!

第124章注册专利

与冯宇印象中的加湿器还有一些差距,但个头差别不大。外观什么的,冯宇可以给做调整,就算他不行,还可以请设计师,这年月,一个外观设计师,廉价的很。

加湿器打开,水雾迅速散出来,比电热加湿器就是快,效率高,还省电。现在电有多缺,没经历过这个时代人的根本无法想象。就算是市里,民居也经常限电,优先保证工业用电,当然,优先的还有政府机关。

冯宇曾经想过造空调,这玩意肯定比电风扇利润还高。但因为限电,他这个计划流产了。现在空调只有中央空调和立式空调两种,悬挂的小空调,暂时还未出现。

立式空调有多费电,后世的人都清楚。国内有空调生产厂家,但销售那个惨淡啊,因为国家规定,想要装空调,必须符合节电标准,国内的厂家没有几家能做到的。

www.8lwx.net 八楼文学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