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3章 市场方案(第2页)

又为一个理解的拥抱开心

总想证明自己

又总忍不住献媚

也不清楚到底要证明什么

又为什么献媚

偷偷地喝酒吸烟

哪怕被呛到流眼泪

童话慢慢破灭

想努力融进现实

又在情不自禁抗拒它

为一个突然出现的的女孩

或喜或悲

夜不能寐

橘猫黄狗不在了

新的猫狗只是宠物

那个证明和献媚的对象也不在了

我成了那个人

在另一个十三岁面前

终于把武志红老师的《巨婴国》看完了,将近五百页,好久没看这么厚的书了。

书买了大半年了,当初在一个读书节目听到这本书的介绍,说是武老师的野心之作,刻画了国人的内心世界。一冲动就买了。

买来好久都没看,因为突然没了兴趣。一直关注武老师的微博,看得久了,难免生出些不恭的想法。

主要觉得他太主观,常把自己的经历想法甚至是幻觉往心理学里塞。心理学的确不能算是一门完完全全的实验科学,难免会有些唯心,无法验证,甚至也无法重复的事例和解释。弗洛伊德和荣格就提出过许多当时看来很离经叛道的观点,但他们在验证的过程中,是大体客观的,尽量把自己的主观想法排除,以研究对象的数据说话。而武老师,与其说是心理学家,不如说他是个心理作家,文章中有太多在我看来多少有些牵强的主观猜测。

一位学者,如果有太强的主观性,而且喜欢自觉不自觉的把这种主观臆想当做学术观点,恐怕会失其偏颇。

至少,他对爱情的观点,就有太多的假想,和他本人生活中对待爱情的方式也大相径庭。

武老师在生活中大抵是位爱情的被动接受者,所以他理想或者幻想中的爱情是热烈奔放,生命力十足,甚至戏剧性和麻烦十足的。他把这种他爱情当做唯一的爱,在微博中反复强调。但事实上,不同的人,不同的年纪,不同的阅历,对爱情的理解和需要是不同的,武老师所追求的,与其说真爱,倒不如说一位爱无能者对爱情的幻想。

武老师曾有位野蛮女友,他们的关系,应该完全符合他自己对爱的定义,结果还是分了。分手方式很戏剧化。两人几乎同时了一条微博。武老师说他公司一名女员工离职了,自己祝她今后一帆风顺云云,最后还带了一句,网上所谓自己和该员工有感情纠葛一事,纯属造谣。而武老师那位前女友则大方的多,直接说和武大师分手了,从此一别两宽,各自欢喜。

原来武老师对待爱情也像屌丝那么叶公好龙,渴望一个鲜活的生命,神神叨叨了许久,真有了,却接不住,甚至都不敢承认。

鸡汤和科学的区别之一就是能否能直面生活。武老师对待爱情,有这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能诚实面对,很难相信他其余观点,有多少真诚,多少虚幻。

当然,我无权对他人的生活指手画脚,但武老师作为一个心理学家,爱情观自己都无法践行,他其余观点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又有多少呢?

武老师的心理学,个人感觉,有点像中医,介于科学和巫术之间,太天马行空,太依赖研究者个人的体悟,而缺乏理性的实证。

所以书来了,一直懒得翻。哪怕后来听说这本书被禁了,雪夜读禁书的刺激都激不起我看的欲望。

可最后还是读了,因为前几天儿子从我乱七八糟的书桌上翻出这本塑封都没拆的书,问我“这本花花绿绿,上面有很多小人的书是童话吗?可以给我讲讲吗?”

www.8lwx.net 八楼文学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