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章 依然是搞钱(第2页)

说完,拂袖而去。

毕自肃这套说辞极厉害,你东林党不是惯会唱高调吗?我就拿孝来说事。

礼部尚书是什么人?是道德模范。你钱龙锡如果连孝养老母都做不到,有何面目坐在礼部尚书的高位上?

钱龙锡面红耳赤,灰溜溜地逃出了文华殿。

明代的财政前期以米、布等实物为主,中期以后,以白银为主。户部、工部、光禄寺、太仆寺掌管政府开支。

矿税和漕粮改折的金花银,解送内承运库,除一小部分作为武臣的俸禄,绝大部分供御用,或了皇帝的私财,一般称为内帑。

朱翊钧挥金如土,每年一百二十万两金花银根本不够用,万历三大征外加修建三大殿,国家财政耗尽。

原先各省府州县还有自己的小金库,后来万历几次下令,将外库的藏银输解户部。

财政枯竭,于是掠之于民。

万历末年,辽东年年用兵,加征辽饷69o万两。

在征收赋税的同时,又有所谓的带征和预征,带征就是催缴前几年的,预征就是提前征收后几年的。

地方官员还巧立名目,私行加派。

所有这些都落到贫苦农民头上了。

按理说,农民失去了土地就不应该承担田税,但事实刚好相反。

豪绅地主不仅享有额定的优免权利,而且勾结地方官员和胥吏,通过诡寄、飞洒、影射等方式逃避税粮。

越有地越有钱的越不用交税,越没地越没钱的交得越多。

无穷无尽的横征暴敛,迫使农民大批逃亡。

地方官吏为了完成税收,采取一户逃九户赔,九户逃一户赔,往往整村整村农民一起逃亡。

正是由于朝廷、抚按、司道、州郡、县令等的倒行逆施,造成了几乎所有农民失去土地,除了揭竿而起,同这个吃人的社会拼死一战之外,没有任何活下去的机会。

万历十六年,刘汝国自称"济贫王"、"替天大元帅",在南直隶起义,数万饥民响应。

万历二十七年,白莲教徒赵古元在徐州义,自称"古元真佛"。

万历三十四年,无为教徒刘天绪自称"龙华帝主"在南京起义。

天启二年,白莲教徒徐鸿儒在山东起义,这一次起义规模级宏大。

从万历中期到天启末期,整个明朝上空阴云密布,预示着狂风暴雨即将来临。

外患易除,内乱难除。

山贼易除,衣冠之贼难除。

豪绅地主的背后,都是大大小小的官员。不对豪绅地主下手,不对官绅下手,注定是死路一条。

www.8lwx.net 八楼文学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