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3页(第1页)

  “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建议,推荐使用儒家学说……唔,等等哦。”

  李晓诗的话音打了个岔,因为弹幕上有人说出了比老师所讲课文更详细的内容,她眼睛一亮,拖回去把那些弹幕仔仔细细看下来,然后才点点头,“谢谢呀。”

  她把这些和弹幕和老师所讲的内容整合了一下,说道:“关于思想统一,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天人三策》。”

  “第一条是天人感应、君……君权神授。”

  李晓诗看着弹幕,又看课本,就算因为不熟悉断掉内容也很快就接上了:“他们把皇帝当成是上天挑选并赐予的人,反抗正统的皇权就是在和老天作对。据说这套理论其实在先秦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但董仲舒又糅合了其他杂家的学说,最终融合成了这一套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的天人关系论。而时下百姓愚昧,对这些都是深信不疑的,也就更方便了皇帝对地方的管控。”

  刘彻没眼看了。

  这倒霉孩子,拆台来的?

  不过还好,在刘彻看来,李晓诗还算有点良心,没有再强调她之前那些“唯物主义”的观念,只是撇撇嘴又说了一句“世界上是没有神仙和鬼怪的”,倒也没在百姓中引起什么大的风浪。

  “第二策,就是这一板块的标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诸子百家中,各个学说各有各的特色,但最后董仲舒提出来的这一套,却是最适合那些已经安定下来的封建王朝中统治者的思想策略——儒家。”

  “儒家学说内部其实也有很多侧重点不同的观念,董仲舒之所以选择儒家,是看中了荀子的理论:礼治。这一思想,主在明确尊卑等级、以维持社会的秩序——不就正合了此时西汉王朝的需要吗?于是汉王朝在点明皇帝乃是天选之子后,又推行了这一套需要礼度教化尊卑有序的儒家思想。”

  “但这个儒家却又不完全是孔子那个儒家。”

  “汉武帝雄才大略,肯定是要对外征伐、对内掌权的,必要时候铁血政策也是不能少的。可是孔子孟子等人提倡‘仁政’、又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理论。相比之下,孔子更推崇西周时候的制度。这很明显又和大汉王朝、和汉武帝的需求相悖啊!对于这样的帝王,其实还是严明的法家更适合他的吧?”

  “可是百姓们对这一套却是很喜欢,接受得毫不费力。谁不想有一个‘民为贵’的皇帝?”

  “所以董仲舒这个擅长将思想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的人才,又一次挥了他的才能。他糅合了其他诸家学说的思想理论,成功创建了一套看似儒家、但内里已经全然变了的儒家。外儒内法、辅以其他各种学说的细枝末节,成功让皇帝和百姓们都满意了。”

  李斯:……

  (大秦脏话)

  好嫉妒,他也可以的啊。

  他正打算这样做的啊!

  怎么还有人比他还先一步呢?

  ……也不对,其实这也算是他的后生了。

www.8lwx.net 八楼文学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