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章 雍熙北伐-杨业(第2页)

宋朝,开宝元年。

赵德芳目瞪口呆“这个王侁、还有潘美等人怎能如此行事!”而且,听到了杨业的消息,没有回师救援,是因为觉得打不过辽军救不了,还是干脆把杨业当成了拖延辽军的方法?

赵光美摇摇头,觉得更严重的是另一件事情“王侁等人决定离开,是为了争功。先前他与杨业争执,觉得应该直取雁门,看来也是想要有更大的功劳。而再往前的东路军,连曹彬都压制不住的将领们,还是要争功。”

这反映了什么?反映了宋朝武将、包括监军们都只想争功,为了争功,能够不把主帅放在眼里,能够不管正确的建议,能够不管同僚的生死……

在这样的堪称系统性问题面前,杨业的死都是可以放在后面再说的了。

赵匡胤沉默,他在的时候,基本上是能压制住这些五代遗留下来的骄兵悍将的,这些人自然也会服从他任命的主帅。没想到到了赵光义时期,情况就有些不受控制了。

这方面的东西还需要仔细考虑、转变风气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他只能叹一声“杨业,可惜了!”

很明显,杨业基本上是要战死了。

唐朝,贞观三年。

自东路军出事时,李世民便在关心骄兵悍将的问题,此时更是看得认真。

怪不得宋太祖要特意对武将进行牵制,若是武将都是这么个作风,那确实需要仔细关注才行。

“不过,这件事肯定也瞒不过宋太宗,”哪怕这人之前搞出来一堆神奇操作,李世民出了疑惑,“莫非,宋太宗采取以文驭武,还有这方面原因?不过,他怎么能够确定,加入了武将系统的文官们不会也去争功?”

“陛下,”魏征开口道,李世民顿时凝神细听,“骄兵悍将似是起于唐末,但并不代表之前的唐朝就没有此类问题。纵观历朝,争功一事屡见不鲜,杀良冒功也不少见,甚至还有主动挑起战争的。我大唐多有对外经略的打算,那日后这点就不得不防。”

【杨业引兵南出朔州三十里,耶律斜轸见杨业前来,佯败退兵至狼牙村,辽将萧挞凛率伏兵从四处杀来,宋军大溃。】

【经过战斗,杨业麾下还有百余人,他说“你们都有父母妻子,与我一起死不值得,可以突围还报天子。”众人感动得流泪,却没有一人肯离去。】

【杨业且战且退,从日中战至日暮,转战到陈家谷口,见空无一人,抚胸大哭。他知道,摆在他面前的只剩下全军覆没一条路了。

此时,他身上已受伤数十处,仍率帐下勇士力战,手刃敌兵数百人,转入深林,被射中坐骑,坠马被俘。】

【到此,杨业部下将官和所有士兵都已战死,其子杨延玉也战死。】

【被俘后,杨业不愿投降,绝食三天而死,当时是雍熙三年七月十二日。】

【而他的儿子杨延昭(原名杨延朗)、孙子杨文广等人,也承继父祖遗志,威名方略,忠诚勇果,守卫边疆,屡立战功,是有“杨家将”一说。】

【“父子皆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欧阳修)

宋朝,太平兴国三年。

赵光义看到神迹中杨业奋勇作战、忘躯徇节,不禁大为感怀“执干戈而卫社稷,闻鼓鼙而思将帅。尽力死敌,立节迈伦,诚坚金石,气激风云!”

转头,又想起这位将领死在了陈家谷口,孤军奋战,直至最后,不由对西路军的将帅监军心生不满“都是这群不分轻重的家伙们不遵守约定,没有及时援救,才让朕损失了如此一员忠肝义胆、勇猛过人的将领!”对了,他还是朕亲自招降的,是朕这一边的……

“抢功,抢功,还是抢功!”赵光义神色愤恨,拳头紧握,“大哥在的时候怎么没见他们在这种紧要关头跑出来抢功,还是觉得朕管不了他们!将来北伐,朕必须想出一个万全之策。”

还要北伐吗?当然,但他要重新想一个作战方案,还有节制这群将领的办法。

清朝,康熙二十八年。

经过元明两朝的展,戏曲在清朝已经十分达,成为了重要的娱乐方式,杨家将的戏曲人们也并不陌生,包括朝堂之上的这群大臣和皇帝。

一名官员开口询问“万岁爷,这个杨家将……”需要做些什么吗?

康熙微微思索,随后道“无妨,杨家将都是忠孝节义之士,当为大清臣民的楷模。不过,结局可以变上一变,毕竟悲剧实在太过伤身,不若圆满结局为好。”他看向这名大臣,吩咐道“就你来负责吧,召集一些文人,务必让百姓能够接受。”

“嗻。”官员退下,顺便开始思索其杨家将戏剧的改编问题忠孝节义之士,就是要尽力写杨家将的忠君孝顺;圆满结局,杨家将是宋辽之争的一个体现,本是悲剧,如何圆满?对了,宋辽议和!宋、杨家将都与辽议和了,那自然诸位百姓都是我大清百姓,也当与我大清一体啊!

【情况传回京城,赵光义痛惜不已,追赠杨业为太尉、大同军节度使,赐他的家人布帛一千匹、粮食一千石。】

【同时,封杨业的长子供奉官杨延昭担任崇仪副使,二子殿直杨延浦、三子杨延训同为供奉官,杨延瑰、杨延贵、杨延彬同时担任殿直。】

【而对于此次杨业孤军战死的主要责任人,监军王侁免官、流放到金州(陕西安康);潘美被削秩三级,责授为检校太保;军器库使刘文裕免官、流放到登州(山东蓬莱)。】

宋朝,开宝元年。

赵德芳看了对几人的处罚,道“这么看来,是认为王侁和刘文裕是罪魁祸,潘美是因为身为主帅未能节制王侁的领导责任?”

赵匡胤点头“潘美身为主帅,未能正确带领军队、调和内部问题,是领导责任,且潘美于大宋有大功。”潘美自身能力没问题,之前又立下赫赫战功,不可能因为此事就将他彻底推翻。

“而王侁,随意制定不当方案,言语威逼杨业赴身必死之局,又不顾约定提前离开,自当是主要责任。”

至于刘文裕,除了没有如王侁一般领兵,其余的和王侁也差不多。

喜欢历史直播从神奇的太宗们开始请大家收藏历史直播从神奇的太宗们开始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www.8lwx.net 八楼文学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