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九章 仁宗和他的征北大将军是(第2页)

想想肥胖可爱的高炽孩儿,他自己也觉得自己有点过份唉。

“朱高炽虽为朱棣的嫡长子,但他的太子之路却是相当艰辛曲折。

当年朱棣在南京登基后,改北平为北京,仍命燕王世子朱高炽镇守北京。

永乐二年,朱棣在朝中公开讨论立储之事,询问文臣武将该立谁为太子。

此时朱棣的倾向已经很明显了。

因为朱高炽是他的嫡长子,本身又是燕王世子,被立为太子是顺理成章的。

朱棣一台就可以把朱高炽的级别升为太子。

朱棣没有这么做,反而搞什么讨论、征求文臣武将的意见。

只能说明,他真的想立次子朱高煦!”

朱元璋狠狠皱眉,“老四,你的脑子可是进了水?

怪不得你这二儿子要夺嫡,原来是你养大了他的心。

废长立幼可是取祸之道!

你怎么想的?”

朱棣哪里答的出来,“爹,你问我,我也不知道啊。”

朱标打圆场,“爹,咱们还是接着往下听吧,先生应该会说原因的。”

果然,梁丰继续说道:“朱棣想立朱高煦是可以理解的。

相比于大胖子还瘸脚的哥哥,朱高煦显得非常英武善战。

可以说不论相貌、性格还是军事天赋方面,朱高煦都更像朱棣。

一个父亲总是喜爱更像自己的儿子,这实在无可厚非。”

朱元璋立马痛批,“谁说的?标儿不像咱,咱也喜欢!

再说了,喜爱也不行,国家立储得立嫡立长。

要是依着帝王的私心偏爱,岂不全乱套了?”

朱标的眼中也充满了不赞同。

嫡长子制度固然有缺陷,但不立嫡长子,难道立贤?立能?立爱?

贤能和品德哪有什么标准?

帝王的喜爱就更难说了。

一旦皇子争储,轻则勾结文臣武将,拉帮结派、党争不断。

重则皇族内乱、引起社稷动荡,最严重的直接导致国破家亡。

相对来说,嫡长子继承制更能保证政权的平稳过渡,保持国家和百姓安稳。

只是朱棣也不是嫡长出身,俗话说,当着矮人别说短话。

朱标顾虑朱棣的心情,便没有开口说什么。

年轻的朱棣有些不服气,大哥还罢了。

万一大哥以后还是。。。。。。难道真叫黄口小儿越过他们这些当叔叔的?

呸呸呸,大哥不会有事的,不会的。

后世之人连如此神奇之事都能做到,难道还医不好大哥的病?

“除了朱棣的喜爱,朱高煦以实打实的军功获得了武将勋贵一方的支持。

以淇国公丘福、驸马王宁为,武将们都推举朱高煦当太子。”

朱元璋又炸了,“真是胆大包天!天家立储也是他们能掺和的吗?”

兄弟们,求鲜花!求月票!新书需要一点鼓励!

www.8lwx.net 八楼文学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