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1章(第1页)

【面对种种情况,李继捧很清楚自己没有办法坐稳位置,同时收到李克文上表的赵光义也派了使臣持诏命自己入朝。既然如此,那不如干脆归了宋朝,自己还能富贵荣华下去。】

【于是,太平兴国七年,李继捧携带家属奔赴京城,献上了定难五州之地,表示归顺朝廷。】

【赵光义觉得这是消除割据的大好时机,于是改封李继捧为彰德节度使,同时要求李氏宗族的近亲都迁到京城,并派官员直接管辖定难。】

宋朝,开宝元年。

“这看起来没什么问题啊,”赵德昭疑惑,“借助李氏内部矛盾,引导扩大他们的分裂,削弱其力量,趁其内部混乱,顺势收回定难五州,这没错啊。”况且,李继捧献土还是他自己干的,说出去也不是宋朝逼的。

“李继捧归顺了我宋朝,那看来日后的西夏就是出在和李继捧意见不和的这些李氏族人手中。”尤其是赵光义诏令李氏宗族迁移,必定有人不愿,也必是趁此时机脱离控制的。

不过,赵光义派的什么人去接受定难五州、护送李氏族人迁移的?

汉朝,元狩四年。

与宋初众人仿佛,大部分人也不觉得这种做法有何问题。

桑弘羊精于财政,他提出了另一个角度:“这种做法本身或许没有问题,但他们低估了李氏和定难五州的情况。先前神迹就提到,自平夏部迁移到此,就一直定居在这里,而到了唐僖宗时期,更是名正言顺地统辖定难五州,而其后五代十国,能以此形容一个时期,时间怕是也有数十年,再到宋朝……李氏家族治理定难起码也有百余年了。”

而两百年,足够让当地百姓都习惯了他们的统治,加上当地恐怕不少都是党项人,也更愿意归于李氏旗下,就算是普通百姓,恐怕也不太愿意突然改变。

另一名大臣突然想起来:“对,而且他们治理估计也比较好,之前神迹说百姓颇为拥护。”

如此一来,宋朝收归土地和人心的难度更加高了。

桑弘羊点点头,见刘彻没有打断的意思,于是继续道:“而且既然李氏只是名义上归属于宋朝,实际依旧自治,那他们的税收政策、贸易政策大约也与宋朝不同。而宋朝,收归了土地,必然要推行自己的税收贸易政策,”说到自己擅长的领域,他更加自信,“毕竟,对于一个国家,税收财政是重中之重。而此时,当地百姓能够立刻就接受新的、与他们数百年都不一样的条例吗?”

他摇摇头:“很难。倘若宋朝与当地的政策大为不同,那接受起来的难度可不小。而若是相较于先前更加轻松,可能还快些。怕就怕,相较之前,反倒更加繁重……”

卫青接着分析了下去:“百姓必然愿意支持李氏,就算不直接支持,也会反复反抗。加之李氏有人不愿失去独立地位,宋朝未能收回土地、反倒出现西夏也是自然而然。”

“而且,他们的朝廷并不太支持军队力量啊!”霍去病又提到了宋朝自身的根本问题。

【赵光义的行为无可厚非,但对于李氏其余人而言,可谓是李继捧卖地求荣,赵光义也不做人事。】

【此时,宋朝的问题再度暴露——对外情报系统不完善,缺乏足够的正确的信息,以及自傲心理。】

【这些问题在之前攻打幽州的时候就已经造成了不小的不良后果,但宋朝上下并没有认识到,此时,在对李氏定州的事情上,这些问题再度让宋朝跌了跟头。】

www.8lwx.net 八楼文学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