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 霸道乎王道乎圣王之道(第1页)

为何安静至此?

为何一言不发?

自然是震惊、震撼,既而不知该如何插进话中。

便如同不学无术之人面对引经据典辩论的大儒,只能茫然无措一样。

从未有人用这么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历史上那些盛世君臣的作为,摆在所有人面前。

为什么那些历史上的明君贤臣在面对一件事时,会选择那么做,在这一刻都有了答案。

这便是存在于政治中的一种“理论”!

事物是相互联系和彼此影响的。

洛苏从现实的政治事件中所提炼出来的理论,会反过来让以后的人,按照理论去执政。

这就是洛氏子弟为什么能用治政书治理天下的道理!

这就是洛氏站在无数先祖前辈肩膀上所能够省下的力气!

以诸位学士的智慧,又怎么会不明白,当洛苏提出了这条理论,在往后的岁月中,就会有无数的士人,用“执政思想”来分析当朝君臣的政策,进而察觉到风向的改变。

如果天子的政策在思想上相矛盾,这就说明天子的思想是混乱的,甚至会有人上书言明。

从洛苏提出这个理论开始,朝廷上的一件件事务就不再是孤立的,而是有联系的,就像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这些聪明人是越想越吃惊,越想越震撼,故而殿中是越来越安静。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魏征、王珪、褚遂良等人,都紧紧皱起了眉头。

洛玄夜悠哉望着众人,政务上他一向是不插嘴的,毕竟术业有助攻,但看到这些以智谋而闻名的大才,如今这幅模样,还是很有趣的。

李世民见到众人不说话,于是主动问道:“众爱卿为何一言不发,国师所言,朕颇觉有理,诸卿以为呢?”

“国师之言,振聋发聩,臣敬服!”

“臣等敬服!”

众人心悦诚服的说道,从周郡王等人的态度上就能看出来,不一般,从天子的态度上,同样能看出来不是常人,果然不该质疑的,这打脸啪啪的。

李世民闻言很是高兴,甚至在长孙氏看起来,有些眉飞色舞的味道,“既然如此,那诸卿以为,我大唐往后应当如何执政,才能让天下大治呢?”

魏征心中有些想法,但他估计殿中群臣不会同意,他向洛苏行礼而后问道:“不知国师有何良言,能为我等计。”

洛苏看了他一眼,却不曾说话,他是做决定的人之一,负责的是掌控。

魏征见状讪笑道:“陛下,臣以为这世上不曾有一蹴而就之事。

如今天下有六百万户,诸夏底气尚存,只是如同饥饿的人,没有力气而已。

恢复生产,是第一要务,教化百姓,行以王道,当为首务。

以王道煌煌,正和国师拨乱反正之意。”

魏征率先提出自己的意见,他的话并不中规中矩,因为从汉朝崩毁后,已经有数百年不曾行过王道了。

李世民一听,有些犹豫,他有些不太认同,他是打天下的人,见到的人太多,经历了这么长久的乱世,人心早就乱了,他认为难以教化。

殿中群臣更是嗤笑,一向和魏征关系不好的褚遂良,直接出言嘲讽道:“魏征,王道早就在春秋时被废弃了,强汉也没有用王道来治国,而是夹杂着霸道。

教化?

可笑!

这天下人的人心险恶,岂是你一个书生能够教化的?

抱着你的书本去故纸堆中研究吧,这朝堂之上,不是你这种只知道务虚之人,所能够站立的。

陛下,不必采信他的书生之言,如今天下纷乱,当以重典以制,严刑苛法,使天下人,以农、以商、以工、以术、以学,方能成就。”

大多数宰执听到褚遂良尖酸刻薄的讽刺,顿时叫好起来,纷纷对魏征反驳,赞同褚遂良的言论。

洛玄辰则一言不发,他望了李世民一眼,又望了洛苏一眼,若有所思,默默盘算着什么。

李世民见到了洛玄辰的异状,于是出声问道:“玄辰何以一言不发?”

洛玄辰见到李世民点自己名字,于是拱手道:“臣刚才在思索。

www.8lwx.net 八楼文学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