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三十七章 园长(第2页)

剑桥恢复到战前规模可能还需好几个月的时间。

“欢迎来到废土乐园。”卢瑟福见到李谕后开玩笑道。

李谕则祝贺说:“恭喜卢瑟福教授升为第四任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

卢瑟福说:“接到这个任命我很吃惊,因为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向来是一个终身职位。汤姆逊教授被聘为三一学院院长以及皇家学会会长后,无法兼顾这么多工作,才不得不辞职,否则我肯定没有机会。”

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是全英国最重要的物理学教授职位,代表英国物理学界最崇高的地位,汤姆逊选择卢瑟福没有毛病。

麦克斯韦创建了卡文迪许实验室,他生前还没有诺贝尔奖。

第二任主任瑞利在1904年获得了诺奖;

第三任主任汤姆逊在1906年获得诺奖;

第四任主任卢瑟福则是在1908年获得诺奖,只不过是有些意外的化学奖。

他们的获奖年限正好都相隔两年,而且一个比一个获奖时年轻。

总之,“诺奖幼儿园”园长正式挂帅上任。

李谕问道:“四年下来,实验室的工作应该几乎停滞,研究人员都回来了吗?”

卢瑟福一下子又想到伤心往事:“莫斯莱回不来了,不然我们应该可以一起继续原子物理学的研究。”

“确实太遗憾了。”李谕惋惜道。

卢瑟福说:“好在查德威克在德国战俘营待了几年,毫发无损地回到了剑桥,只不过明显瘦了很多。”

“德国的战时物资供应比英国差那么多,饿瘦点很正常,人没事就好。”李谕说。

1904年诺贝尔奖获得者“钠脆科学家”莱纳德后来抱怨正是协约国的封锁,让他的儿子年纪轻轻就因为肾病而死。

“还有阿斯顿与布莱克特,他们两人虽然也参了军,但都在比较安全的后勤技术部门,战争结束回到了剑桥,”卢瑟福说,“阿斯顿回归了同位素与质谱仪的研究;布莱克特则会接替莫斯莱,与我一起进行放射性研究。”

阿斯顿在1922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布莱克特则是在1948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要不是卢瑟福死得早,他应该会与布莱克特一起分享奖项。就是卢瑟福本人可能又会因为颁发的是化学奖而开点玩笑。

李谕又问:“教授的那位合作了十多年的助手盖革呢?”

“他一直在德国,准确说是在德国的军队中服役,与我们是战场上的敌人,”卢瑟福说,“不过他刚刚给我寄了一封非常诚恳的信,说希望已成过去的战争不致影响科学家之间的友谊,也为他自己荒废了科研工作而感到异常苦恼惋惜。”

“噩梦醒来终归就是早晨。”李谕说。

“是的,我并没有责怪他的意思,身在柏林的盖革想必身不由己。”卢瑟福说。

因为盖革计数器名留青史的盖革,在二战中又与海森堡一起参与了德国的原子弹计划,只是计划流产了。

汤姆逊这时来到了实验室:“李谕先生,好久不见。我看了你写的关于宇宙射线的文章,正准备与威尔逊一同改进云室,以进行更加细致的探测工作。”

李谕纳闷道:“您还要在实验室工作?不是已经当了三一学院院长与皇家学会会长?”

汤姆逊解释说:“我在这儿工作了三十五年,实在离不开,所以请求学校允许我保留几间实验室,以及部分助手和实验人员。”

卢瑟福笑道:“作为实验室主任,我不会管辖汤姆逊教授的私人领地。”

www.8lwx.net 八楼文学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