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3章 兵工厂(第1页)

郑国渠是以泾水为水源,灌溉渭水北面农田的水利工程。

郑国渠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它挥灌溉效益的一百余年,而且还在于开了引泾灌溉之先河,对后世引泾灌溉生着深远的影响!

秦以后,历代继续在这里完善其水利设施:先后历经汉代的白公渠、唐代的三白渠、宋代的丰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的广惠渠和通济渠、清代的龙洞渠等历代渠道。

汉代有民谣田於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锸为云,决渠为雨。

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这民谣称颂的就是引泾工程!

郑国渠修成后,大大改变了关中的农业生产面貌,用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就是用含泥沙量较大的泾水进行灌溉,增加土质肥力。

秦国的农业,迅达起来,让原本雨量稀少,土地还算贫瘠的关中,变得富庶甲天下……

秦王荡是有着修建关中水渠,灌溉农田的想法的,只不过现实却不得不让他低头!

以现有的生产力,秦国很难再继续动徭役进行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了!

……

“大王有诏!”

在咸阳,以至于荥阳、泾阳、蓝田等秦国大大小小的县城门口,都张贴着显眼的告示。

每当有告示张贴出来的时候,路过的百姓都会不由自主的观望过来。

不论是贩夫走卒,还是富贾豪绅,或是游侠士子,形形色色的人都围在一起,人山人海的看着告示!

为何?

因为国家每出台一份告示,就是一道政令,不管是征兵的,征粮的,还是有什么别的政策,都与他们是息息相关的!

“这上面写的什么?”

“嘘,静听!”

站在告示栏边上的小吏环视一周,只是看了一眼底下的人群,便朗声道“列位,此乃大王之新政!”

“从此往后,自大王而下,包括大王在内,秦国所有人不论高低贵贱,每个人十六岁以后,都必须要有自己的一块耕地,耕地所出之米粟,尽充公于义仓!”

一听这话,人群当中又是一阵喧哗。

人们都纷纷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

他们所议论的,无不是这义仓意味着什么!

“大人,不知道何为义仓?”

“问得好!”

小吏昂道“义仓,有别于官仓。此乃备灾荒之仓禀也!日后每至秋收,家家户户都将各出粟麦两石。”

“若遇灾荒,则灾民当取食于义仓,而不必官府仓促赈灾,耽误救命之粮!”

“嚯!”

这番话在人群当中都掀起了一股轩然大波。

在场的,即便是目不识丁的平头百姓,都已经知道这义仓意味着什么。

旋即,小吏又解释到,义仓归于各地官府管辖,若无秦王手令,若无紧急灾情,各地官府不得开仓放粮,更不可吞没,违者依法论处!

“大王万年!大秦万年!”

www.8lwx.net 八楼文学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