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9页(第1页)

无奈王夫人跟儿媳妇李纨提起想把宝玉送入官学,李纨当即表示她父亲已然致仕,人走茶凉……反正就是有心无力管不了;至于亲哥哥王子腾倒是同意推荐外甥,就是要价太高,高到王夫人都肉疼不已,想着先紧着娘娘的省亲院子,等几年攒些银子再说。儿媳妇的这些&ldo;先手&rdo;,贾母还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也不会生气。倒是王夫人在哥哥这儿撞了钉子有些没脸,于是哥哥搬家她没出面,之后……她哥嫂也没有打发人来邀请她上门。再加上老爷官场不顺,这一夜无论是贾政还是王夫人都没怎么合眼。第二天林海收到了贾政的帖子,自打他做了户部侍郎都没怎么留心这位舅兄……实在是没空留心。抛开皇子王爷们花样堵人,给他提供一大堆要紧的消息不提,林海在户部待了两个多月,反复翻看卷宗,又跟同僚聊了许多轮天之后‐‐搁到现在,这应该叫&ldo;领导谈话&rdo;,终于确定明年先送走四个跟肃端王府&ldo;交情不浅&rdo;的户部官员。这个&ldo;送走&rdo;倒不是直接开革,而是送到一些边缘衙门养老去……反正这些人直到致仕一辈子再也升不了职就是,除非有天大的机遇,比如立下从龙之功之类。阶段性任务完成,林海把折子递了上去‐‐顺便一提,现在的户部一把手和二把手存在感十分薄弱,因此户部实际上做主的就是林海。毕竟户部尚书和户部左侍郎身为圣上的心腹,胳膊肘拐到旁人身上,让拿住证据的圣上亲自一刀削下,他们还心服口服:对于圣上&ldo;在朕需要的时候拿着退休金滚蛋&rdo;的意思,也没什么不满,毕竟都给他们留了脸面。因此这两位也不给林海找什么麻烦,但是肃端王府在暗地里出手骚扰,他们……也没提醒,更别提暗中援手。林海等了一个多月,两位&ldo;混日子&rdo;上司也没递来橄榄枝,他扭头就跟圣上打了个小报告……圣上作何想法林海不知道,但是上朝时曾经圣上还会偶尔瞥一眼这俩曾经的心腹,递了小报告之后,圣上就逐渐无视户部这两位堂官。在林海想来,这二位未必真像他们表现出来的那样,愿意死心,无欲无求,只不过他们案发悔过才过去多久?不可能指望圣上立即回心转意。也就是说如果有立功机会他们不会放过,林海也从不觉得二位上司装了一阵子泥胎,有圣上的信任他在户部能大事小事&ldo;一言可决&rdo;。好似天生八爪鱼一样肃端王被砍了几个&ldo;好~触~手&rdo;之后还暂时平静收敛,也八成是因为不想太刺激圣上。总而言之,其实就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状态,林海死活都不想去当那个出头鸟……没见王子腾告发了肃端王,回京后不也没有一直咬着不放吗?因此在自家听完贾政所求之事后,林海眉头紧锁,半天都没说话。不得不说,贾政在求人的时候态度摆得很正:不卖关子不绕圈子,而是上来就一五一十地把他知道的全都一口气&ldo;吐&rdo;了出来。既然如此,林海也实话实说道,&ldo;很难。&rdo;他的确很难帮贾政一把,这事儿怎么看都是明摆着:针对他贾政,或者说贵妃娘家去的。新官上任为啥非得烧上三把火?还不是因为上任总会遇到下马威。元春封妃跟升官类似,只是这下马威不一定出现在宫中,而是直接下到了前朝。林海不曾忽悠或者安抚,贾政与林海心不在焉地闲聊几句,连饭都没吃就此告辞。贾政刚走,王禅从门外进来第一句就是,&ldo;贾大人怎么垂头丧气的?&rdo;&ldo;遇上大事儿呗。&rdo;林海摇了摇头,&ldo;在工部十多年了,连下属都没收拾明白……也不容易。&rdo;这件事就是贾政下属沆瀣一气,把这笔银子挪用了或者干脆瓜分了,然后贾政一无所知……林海估计原著里可能也有此事‐‐因为这谋划分明就是针对元春的娘家,林海颇有自知自明,就凭他这小蝴蝶的斤两,还影响不了太多。只是原著里黛玉没了爹,林家家产被荣府吞下,贾政手头富裕,直接用银子把亏空补上而已。再联想一下宁荣两府几乎是一拍即合地竭尽全力修建大观园,用力拍圣上~马~屁之意昭然若揭……显然宁荣两府都有亏心事,事儿还不小。

www.8lwx.net 八楼文学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