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章 初入高中上(第1页)

距离高中正式开学还有月余时间,南安中学率先开课。不过中考全县排名前两百的同学才有就读的资格。消息传出,约有四五十人被家长们通过各种关系渠道送入全县最高学府的最顶尖的班级。自然我也不例外。原先按成绩均分人数的四个班由五十名扩充至七十名学生。游在青、孙静这些确定不留在本县但成绩最顶级的同学同样参加了这次开课。为他们正常时间开学的学校就读提前做足功课以及提早进入学习状态。看来成为优秀之人的条件之一便是凡事充分做足准备。

我就没有这么高的觉悟,一直认为学习只是为了应付家长和老师的任务而已,能多玩一点是一点。尤其磨砺过初中三年的学习上的精气神和好胜心早已被消耗殆尽。不再拔尖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依靠成绩优异获取的赞许和愉悦感,是完全能以其它林林总总的乐趣所能替代的。再说,经过中考前两个月短暂地奋笔疾书,自信成绩还勉强能拿得出手,大不了再照猫画虎地弥补回去。而且一心贪玩的自己又在无准备中被提前送入高中就读,整天和自己一样无心学习,又被迫学习的同学们搅在了一起。提早就读的我们也提早领悟到高中老师和初中老师教学的大不同。所以一到课间便集结打牌,一逢放学就打球,或探索校园或周边,早饭哪里好吃、零食在哪购买。肆无忌惮地成群结队,看上去场面自由且欢腾。

玩耍过一个月后的报名当天,我爸亲自领我到校。进入学校大门,绕行过一片已干涸成摆设的喷泉前的空地,拾阶而上漫步于林荫蔽日的主干道,坐北朝南的四栋教学楼分列两旁。左侧是两栋新建的并排的互为呼应的五层建筑,分别是高二和高三的教学楼;右侧更显岁月斑驳的三层高的双子教学楼是高一a、b组所在。校园的绿植无论高矮壮细,茂密程度的覆盖面之大,一直从主干道伸延并几乎遮掩住各处楼房。从任一高处俯瞰,葱郁之下只有隐现的道路。完全是绿荫掩屋落,真乃读书处。其中我们的高一分为a、b两组,共二十六个班。每组头两名为奥赛班,三到六为重点班,其余普通班。

事情办妥,被我爸亲手送入重点班,又随他横跨过小半个校园。彷徨犹豫之间还是提胆鼓气对着巍峨坚毅的后背,将默然思忖许久的想法轻言缓慢地托出。觉得这样的语气和音量才足够表达诚心和迫切,以及思虑再三的稳重,不是一时的头脑热,望以此撼动我爸夯实的心房壁垒。

“爸,那个,我不想去重点班,我,我想去奥赛班。”

“我认为我的学习能力还是完全能跟得上奥赛班的学习强度和进度的。”这段话却被我生生地咽回肚内,因为方才内心的快演练中得到这样的回答:“你还骄傲上了?你的学习能力都被你浪费了你怎么不说,你居然还有脸提?”

果不其然,随即收获到狂风骤风地呼啸:“去什么奥赛班!重点班你都差几分,去奥赛班不是更给我丢人吗?就到重点班!”

皱眼间我听出了话语里的愤怨,担心再这样争取下去将会得到更严厉更响亮的斥责,甚至引不必要的关注。众目睽睽下挨骂可是非常丢人的一件事,我可不想第一天报名就被人评头论足。怏怏不乐心有不甘却无可耐何地来到b组教学楼二楼的最右侧,也是同楼层唯一的重点班。报名的十九班的班主任许老师,戴着金属框架的方形眼镜,皮肤粗糙,面色红润到几乎黑,是生活中随处可见样貌再普通不过的中年男子。不过学期中旬才得知许老师不过三十出头。还撞见几名三中早已同过班的同学,另外有一名来自四中,自小学就认识的阿杂。

全国统一的开学当天,随同学扛着各自的红木椅,绕过我们b组教学楼前贴有红色瓷板砌面的升旗台,又从前方的主席台下过约一米五的狭窄台阶,来到横连成片的六个水泥地篮球场,在固定的班级区域入座,昂虔诚地仰望上方满坐一排的校领导。正时九点,入学仪式的序幕拉开,在校长表的约十分钟的欢迎新同学的致辞后是学生代表的言。终于不再是从小学一直看到初中的孙静,不然真会产生视觉疲劳。陌生面孔和立麦一同傲立,从穿着方面便知来自乡镇中学。倒不是看不起乡镇的同学,而是从上身白色的长袖衬衫加下身涤纶质地的黑色运动长裤的穿法,轻易就能与城里注重搭配的同学区分开。听旁人说代表叫蔡天河,是四中毕业生的第一名,看来也是本次新生中的头名。因为全县排名前九的,我曾经三中的同班或隔壁班的同学无一例外地全部去往了外地就读。

将近一个半小时的开学典礼结束,随蔓延开的人流回到教室,我在还未分好座的位置上打量着周遭的一切。现班上六十五名的同学当中走读生不十个,绝大多数都是住校生,与初中刚好相反。更重要的是,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如果班上能有好看的女同学,成天面对花容月貌,不失为一种学习上的动力和视觉上的享受。可惜结果充满失望和惆怅。从小学到初中,不敢说班上的女生有多么漂亮,从她们收到情书的数量来看应该不会太差。而且经我观察,长得好看的那些人无论男女,总是容易走极端。要么是成绩最好的那拨,要么最差,总感觉他们没有中间。胡思乱想中和同学们依许老师分配的座位图落座。

下课后,在班上待得无趣,遂下楼找熟悉的伙伴。位于一楼楼梯口的教室,是b组的奥赛班十四班,聪聪、翅膀、姜怡,还有泡泡均在此班。除泡泡外,其他人的中考成绩与我不相上下,都是打过招呼才进班的。于是顶着奥赛班的闪亮头衔,加上翅膀和姜怡平均一米七的高挑身姿,还有比大部分女生更为洋气的穿扮和气质。鹤立显眼的她俩就好比素色的花丛里的一株天竺葵和一株小木槿。常伴左右娇小的泡泡相对来说没那么引人注目,不过是我看来。翅膀和姜怡成绩相似、身高相仿、家庭条件相当,甚至单车都一模一样。表面上唯一的不同之处就是肤色。姜怡白皙,翅膀略黑。以至于高年级里流传着高一有形影不离又同样身姿绰约的两名漂亮女生,分别被唤做小白、小黑。我之前想去的奥赛班,就是她俩所在的班级,无奈我爸不同意,只能羡慕好运的聪聪。

放过学,和同楼层的老黄等来才刚下课的的聪聪,接着被各处涌出的人流推向a组教学楼。不愧是县里最高学府,不仅规模最大,学生数量也最多。除奥赛班的五十人左右外,各班人数直逼七十大关。在前楼等候的是二班的洪博、财灿、四班的熊熊,以及五班的金灿。金灿财灿是双胞胎,初三和聪聪同班。旧人如故再聚一处,一行人有说有笑推着车缓出校门。道路两侧分布各式店铺,有饭店、小市、文具店、杂货店等。店面上方的楼层或隐于后方的民房,几乎是供附近几所学校的学生租住。车座还没坐热,松松示意停下,然后从最头上一家杂货小店快折回,手中多攥了几根烟,分别散给老黄、洪博和我。待接烟一看,已不在是初三我和老黄常抽的五块一包、五毛两根的白沙,而是十块钱之多的经典双喜。看来随年龄的增加,连抽烟的档次都要提升一倍。

老黄玩笑道:“可以啊,刚开学就知道学校附近哪里有烟卖。”

“暑假提前补过课了,再加上梁胖子他们告诉过我很多家可以买烟的店。”聪聪平静似水地阐述。

融入一路延绵的车流自南向北地驶去,我盯着一直算是老实巴交的洪博疑问道:“怎么连你也抽起烟来了?”

熊熊抢着说:“看起来老实,其实早就跟他的哥哥弟弟学会了抽烟!”

“小博,看来你全家都不是好人哇!”老黄高声戏谑他道。

一大群人晃荡在马路,瞬时回到了初中光景。我们又开始拥有自己的小团体了,这比在二中时的固定三人组热闹太多,自己也打心底高兴。随后聪聪和熊熊从老黄家楼下巷子穿向不远的住宅区,他们仨最先到家;接着是金灿两兄弟从岔出的解放路向县城东面驶离,去往与老城区一河之隔的水东,也是老县城的本地人的主要居住地。我和身边多数人一样,虽然从小在县城长大,但父辈多是从农村走出,一路靠自身拼搏才在城里扎根落户。我们所说的县城话和县里各个乡镇大致相同的客家话又有所不同,甚至都不是一个语系。以至于开口就轻易能区别是哪个乡镇的来人。

www.8lwx.net 八楼文学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