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章 家在何方(第2页)

而在如今的15世纪,这一点同样重要。没有人才,浩宇什么都做不成啊!

咦?自己怎么昏了头,这艘船上不正聚集着大批工匠吗?从一开始登船时与他交谈的吴铁匠和苗船匠,到后来在底层舱室碰到的胡篾匠,还有那些泥瓦匠等工匠,足足有十几个。他们不正是浩宇所需要的能人吗?

自己还在瞎琢磨什么呢,跟着他们走不就解决了吗!

浩宇想到这里,笑容满面地说“爹!既然是沃根爹,我现在已无处可去,您总不会赶我走吧!”

赵老爹听到浩宇的话,高兴得脸上的皱纹都舒展了许多。“好孩子!老爹没看错你,是个重情重义的好孩子!”

此时,周围围观的人也纷纷松了口气。如果浩宇愿意与他们同行,他们的计划就能顺利许多。

否则,他们也将面临无家可归的危险。如果没有强大的武装力量保护,他们就这样冒然返回大明,很可能被指控通敌叛军,落得个斩示众的下场。到那时再想逃跑就来不及了。有了浩宇的加入就不一样了,就算有几个衙役来,也别想轻易带走他们。

只要他们熬过最初的难关,再花些银两疏通官府,他们这群人就安全了。之后就能堂堂正正地在大明生活,不必再过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

等到赵老爹和浩宇详细讨论了计划,他才明白原来赵老爹竟然是个武官!虽只是个卫所百户,那也是个官职。

浩宇家世代都是普通工人,他从小就羡慕那些官宦子弟。如今这个梦想终于成真了,嗯!不过这个官宦身份似乎并不稳固。

赵老爹就是威海卫,赵家百户所的百户。实际上,好听点叫大明卫所兵,难听点就像是大明的农奴兵。

朱元璋初创大明时,原本打算让士兵们自己屯田自给自足。一旦有战事,这些屯田的士兵就能立即拿起武器作战。

他曾骄傲地宣称“我养百万兵,却不费百姓一粒米!”

这个制度本是好的,但关键在于执行的人。他在世时执行得还好,但他去世后,这个好政策就被下面的人曲解了。

一些军官开始以各种借口侵占士兵的土地,渐渐地,屯田养兵的土地都落入了少数军官的手中。

那些失去土地的卫所兵成了军官的佃农,由于卫所兵是世袭的,他们无法脱离卫所,慢慢地,他们都变成了食不果腹的农奴。

这样的卫所兵还能打仗吗?一群像乞丐一样的士兵上了战场,也只是给敌人送人头。所以到了明朝末年,朝廷意识到卫所兵已不堪用,只好实行募兵制。

即招募良家子弟入伍担任战兵,而卫所兵则作为辅助兵做一些杂务。

赵家老小的情况便是如此,他们所在的赵家百户被征召去对抗孔有德的叛军,充当辅助部队。一次战役后,朝廷军队败退,他们这些辅助部队不幸落入叛军之手。由于赵家父子三人居住的赵家百户临近海边,擅长驾船航海,于是被指派为叛军运输补给,也因此得以保全性命至今。

在为叛军运输物资的过程中,他们结识了这些工匠。这些工匠的生活比他们父子更为艰难,因此赵家父子对他们格外关照,逐渐在工匠中树立起威信。孔有德逃亡之际,赵家父子便被委派护送这些不太重要的工匠。浩宇对后续的事情了如指掌,尽管赵老爹简洁地概述了过去两年的经历,但浩宇仍能感受到他们所经历的辛酸。这艘船,简直成了叛军的奴隶!

赵老爹的计划是悄悄返回赵家百户,再用一些银两贿赂官府,这样他们就能名正言顺地留在卫所,不再颠沛流离。浩宇觉得这主意可行,先在百户所立足,等实力足够再作他想。然而,新的难题出现了——他们都是穷人,身无分文。

真是应了那句话,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没钱!他们翻遍了整艘船,连叛军的遗物都没放过,只找到五十多两银子。这点银子虽不算少,却远远不足以应付贪婪的官府。有人建议到达百户所后变卖海船,筹集银两,但赵老爹一句话就让大家哑口无言“这船年久失修,就算卖,可能也没人要。”换句话说,这船快要报废,只能当柴火烧。

还有人提议出售船舱里的工具,结果遭到一众老工匠猛烈抨击,最后落得个声名狼藉。这些工具是工匠们的生存之本,是祖辈传下的谋生工具。若卖掉工具,倒不如直接卖身为奴更干脆。见大家一时想不出解决办法,浩宇开口提出建议。

“各位叔伯!小子年轻识浅,按理说不该插嘴。”浩宇一开口,众人连忙表示不敢,并请他直言。开玩笑!浩宇现在是船上唯一的武力保障,他们都依赖浩宇的保护,自然对他的话十分重视。

喜欢都市之复兴大明请大家收藏都市之复兴大明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www.8lwx.net 八楼文学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