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4章 新军(第1页)

在三千锦衣卫和五千忠勇营的护卫下,朱由检由沈阳出,途经西平堡、锦州、宁远,穿越狭长的四百里辽西走廊,一路上饱览锦绣河山。

在山海关盘桓了整整三天,才进入关内。

初夏的北京生机盎然,草绿得亮,树木郁郁葱葱,百花争艳,万紫千红,街上车水马龙,贩夫走卒行色匆匆。

内阁正紧锣密鼓地筹备一场盛大的庆典。

朱由检回京后,要拜谒祖陵,祭告天地,召见各藩属国使臣,检阅三军。

自努尔哈赤反叛以来,辽东死伤军民无数,耗费钱粮兵马无数,现在却突然完美终局了。

这一切来得太快,太突然,朝野上下全都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孙承宗终日坐在内阁值房里,批阅浩如烟海的公文。

他确实老了,明显地感受到体力不支,头靠在太师椅的靠背上小憩了。

徐光启、杨嗣昌、温体仁、周延儒忙得脚不沾地。

所有的人都像打了鸡血一样。

出了山海关,队伍向北京进。

朱由检坐在吱呀吱呀的马车中,思考着大明帝国的未来。

作为大明帝国的开创者,朱元璋是六百年来影响中国性格最深的人。

他的身上天然带着僵化保守却又精明狡狎的小农性格,有着高瞻远瞩、雄才大略的一面,却又处处透着小家子气。

比如海禁制度,比如宗藩制度,比如财税制度,比如户籍制度,比如卫所制度,无不充满着家天下的精明算计。

他所有的制度设计,无不以牺牲帝国的活力为代价,来确保朱家子孙永坐皇位。

满清偏处东北一隅,人口不足百万,兵力十万有余,却能征服巨无霸一样的大明帝国。

不是因为满清有多么骁勇善战,更不是满清有多么顺应天意人心,纯粹是因为明朝作茧自缚,自绑手脚。

在不改变原有政治体制的情况下,即使有一支规模巨大战力强悍的军队,也没什么卵用。

假如你是这支大军的一个总兵,你会现:

你左边是兵备道兼任的监军,右边是太监担任的监军。

上面,有巡按,巡抚,总督,六科给事中,都察院御史,兵部尚书,内阁辅臣。

战役上,你说的不算,左一个监军右一个监军,时时刻刻盯着你。

战略上,你更说不上话。

别说总兵了,就是巡抚和总督,实际上也就是个大号的大头兵。

将领、兵马、钱粮、器械,无不受到内阁以及兵部、户部、工部的掣肘与拿捏,就像戴着镣铐在钢丝绳上跳舞。

不敢任事的督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终日想着保命保官,至于国家的整体利益,那又与我何关。

敢任事的督抚,一不小心就会被科道言官疯狂围攻。

熊廷弼作为明末最顶尖的战略家军事家,就是这样被搞死的。

作为坐镇一方的封疆大吏,既不能决定什么时候打,又不能决定怎么打,唯一能做的就是打。

打赢了,功劳是上面的。

打输了,必定秋后算账,削官夺职是轻的,重则下狱论死,乃至传九边,凌迟处死

www.8lwx.net 八楼文学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