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4章 安民为本(第1页)

汉朝初年。

刘邦越看,越对刘恒这个儿子的手段感到满意“明确自己的处境,先示人以弱,再恩威并施,伺间而动,一击即中……天下之事至矣。”

没有因为得登帝位就一时忘形,也并没有因为缺乏力量而怯懦不安,而是心思沉稳、头脑冷静,通过各种方法先稳固自身,随后再制造或寻找时机来处理这些骄横无礼的功臣集团。

最后,既抑制了这些人,又没有引动荡,做得实在是好啊!

这是乃公的儿子!

至于说周勃给薄昭送礼,让薄太后帮自己说话的事情,刘邦不以为意。反正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当时刘恒心里已经有数了,薄家不过是意料之内罢了,况且,大汉的外戚就是这样啊,和后世那些王朝还是不一样的。

他放松了身体,现在看来,大汉交到刘恒手上,他没什么不能放心的,现在的问题还是那个自己若是没能多活几年,那在刘恒长成的这段空窗期,大汉该怎么办?

吕雉一扭头,就看见刘邦盯着自己。

她神色冷淡,暂时并没有什么和刘邦交谈的兴趣——左不过就是这人死了之后的事情,等神迹结束后再说也不迟。

汉朝,元狩四年。

刘彻对刘恒这个祖父报以极高的欣赏“文帝素来仁德宽厚,力求消减刑狱,武侯又是有功的列侯,怎会蒙受不白之冤?”虽然他本人对黄老并不感冒,但是他对刘恒在当时施行宽厚政治的行为还是认同的。

汉家的治国之法,本就不应该局限于一家之言,而应当择适合者而用。

而周勃送千金给薄昭,在刘彻眼中却是印证了另一件事外戚之家,有时候很好用。特别是一些皇帝不适合直接出面或言的事情,通过外戚这个途径转个弯,就能处理了,若是再加上太后、太皇太后的出面,有孝道这个大旗,就更方便了。

与刘彻这个皇帝不同,在场的几位文武大臣们看到刘恒的这些故事,则是再一次在心中提醒自己,一定要谨言慎行,不可居功自傲、看不清形势。

虽然他们也知晓文帝的事情,但毕竟只是从长辈口中和一些文字中获取,受到的冲击远不如神迹直接展现画面来的强大。画面中,不论是周勃在封地时惶惶不安、披坚执锐的样子,还是他困守牢狱、被狱卒欺凌的场面,都让在场大臣不断以此警示自己。

大汉建立以来,文帝已经是最为宽和、仁慈、念旧情的皇帝了——啊,惠帝不算,但即便是文帝,同样会对威胁自己、不合自己心意的人下手,完完全全继承了高皇帝的风格,更何况如今的这位天子?

周勃是好运逃过一劫,他的儿子周亚夫又是个什么下场?

比之先帝,如今的陛下更加可怕。

【通过一系列举措,刘恒成功压制了一度气焰高涨的功臣集团,稳固了自己的皇位,也加强了汉朝的中央权力。】

【而在搞政治的同时,他也并没有忘记处理政事。】

【刘恒处理政事、进行决策的时候,基本围绕一个原则安民为本。】

【这可以说是从刘邦建立汉朝以来,到吕雉,再到刘恒、刘启都基本遵循的一大原则,毕竟,汉初的民生着实凋敝,这也造成了汉朝初年国力的衰弱。】

【因而,对于汉初的执政者来说,保民生、促进民间恢复和展可谓是第一要务。】

汉朝,文帝前元年间。

刘恒理所当然地认下了这个原则,没错,他执政的一个最大原则就是如此。

就像他登基之后,屡屡封赏刘氏王侯,就是为了让他们对抗那些功臣集团,而之所以采取这样的方法,除去他自身力量不足外,也同样是因为他不想让天下再起干戈——大汉实在是禁不起啊!

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连宫殿都不舍得建,妃嫔衣着都不允许华丽,为的就是让民间经济恢复,可不是给那些野心之人打来打去的。

www.8lwx.net 八楼文学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