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4頁(第1页)

就拿傅恆這次的升遷來說,頭等侍衛是正三品,總管內務府大臣也是正三品,但是總管內務府大臣屬於文臣,御前侍衛屬於武官,這就算升遷,還是大大的升遷。

以前大家湊在一起閒談的時候還只是猜測,現在可以直接把猜測倆字去掉,他們皇上就是明目張胆的在培植親信。

傅恆絕對的是前途無量!

可惜再怎麼前途無量也還是要被打發來看小孩。

乾隆懶得看混帳弟弟送回來的「話本子」,又怕裡面有什麼重要的消息,索性找人過去一起看,還省得他親自頭疼了。

弘曕美滋滋的出門看故事,他看一張遞給傅恆一張,一邊看一邊感慨大清遍地都是人才。

看看人家志向遠大的晉商,要是真按照他們設想的發展下去,海外殖民地都得讓他們給弄出來。

雖然說起來很不道德,但是聽起來真的很爽。

趕快點趕快點,賺錢賺錢賺錢。

話說回來,大清的商人在海外賺錢需要給朝廷交稅嗎?海上有倭寇嗎?出海的商船能平安回來嗎?

小果親王有許多小問號,傅恆傅老師負責解答。

其實也不是什麼秘密,入朝為官後自然會知道。

商人在海外賺錢要不要交稅得分情況,如果一去不回自然不用交,如果帶著貨物回到大清,那還是得按規矩交稅的。

海關那邊具體什麼情況他不清楚,估摸著海關衙門自己也暈乎著,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能把規矩定下來,也許和親王回來規矩就定下來了吧。

至於海上的倭寇,其實沒有那麼簡單。

前朝倭寇聲勢浩大,主要是因為朝廷執行海禁,而沿海的商賈不願意困在岸上,寧肯偷偷摸摸的出海也要出去,所以才有那麼多「倭亂」。

所謂的「倭亂」,絕大多數都是亦商亦盜的浙閩兩省人,只有極少數的日本浪人參與其中,而且這些日本人往往受僱於中國大海商。

他們以海外貿易為生,遇見打得過的就是倭寇,遇見打不過的就是正經商船,身份轉換極為靈活,哪個有利用哪個。

前朝倭寇那麼嚴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隔壁東瀛發現了一個銀礦,而且那個銀礦的產量相當的大。

他們腳底下這片土地有銅有鐵,銀礦還真沒多少,自從東瀛那邊出現了大銀礦,閩浙沿海一帶的商人就坐不住了。

他們這邊地大物博除了銀子什麼都有,東瀛彈丸之地運氣好出現個大銀礦,此時不去更待何時,於是海上一片一片全是前往東瀛「以物易銀」的商船。

嘉靖年間有個叫朱紈的名臣,是個推行海禁、剿滅海寇能臣,曾經大敗佛郎機人和倭寇的聯軍,一度平定東南沿海的倭寇之亂。

www.8lwx.net 八楼文学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