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6章 憋屈的徐允祯(第1页)

崇祯也看出了郑三俊的疑惑,但他并不打算和郑三俊解释。

“朕当然知道天津卫没有大型船坞,没有,那就重新建一个。”

郑三俊一时无语,这皇帝怕不是脑子坏掉了?就算有钱也不能这么花呀!明明江南有大型船坞,修缮一下就能用,却偏偏要花大价钱重新建一个。

郑三俊想了想,斟酌着开口:“陛下,重新建一个大型船坞费钱费力不说,工期也要耗时甚久,还请陛下三思。”

崇祯笑了笑,摆着手说道:“郑爱卿说这些,朕又岂会不知,朕之所以要在天津卫建大型船坞,自然有朕的用意,工部照旨执行就行了,至于为什么,你以后会知道的。”

闻听此言,郑三俊也不再劝说,只得躬身应道:“微臣遵旨。”

崇祯之所以要把大型船坞建在天津卫,可不是钱多了没地方花,他当然知道修缮江南的船坞,比重新建一个花费要小,就现在而言,江南的不利因素太多,还不适合在那里建造战船。

倒不是说除了江南就选不出别的地方,之所以会选择天津卫,崇祯也是做了一番考量的,至于为什么,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与此同时,紫禁城外定国公府,定国公徐允祯在自家厅中如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不停的来回踱步。

大厅的客位上,坐着一个头花白的长髯老者,老者双目微闭,不停转动着手里的两个玉球。

“林先生,你可有什么办法救出族弟?”徐允祯略带焦急的问道。

这位被称为林先生的老者,便是他国公府花重金聘请的门客,在明清两代达官显贵家中有门客是很正常的事。

听到徐允祯的问话,老者这才抬了抬眼皮,睁开那双浑浊且炯炯有神的双眼,缓缓开口:“国公爷莫慌,依老夫之见,小公爷的性命应当无忧。”

徐允祯并没有因为老者的话而宽心,要是以前和他说这话他还相信,可是朱纯臣就摆在眼前,由不得他不怕,急切的追问:“先生何出此言?”

老者神态自若,不急不缓的接着道:“国公爷您想,要是陛下想要小公爷的命,又何必把他关进大牢?大可以直接处死。”

徐允祯之所以会这么着急,倒不是说他有多么担心徐子胤,他只是担心自己会被徐子胤那个族群败类牵扯。

虽说魏国公府和定国公府同出一脉,都是开国大将徐达的后代,可经过这么多代血亲关系早就淡化了,与其说是血亲倒不如说是利益勾连更为贴切。

话虽然是这个话,但是在皇家眼里,他定国公府和卫国公府就是同出一脉,只要其中一个出事,就有可能被皇家清算,这才是他徐允祯焦急的原因。

还不等徐允祯有什么反应,老者便自顾自的接着说道:“国公爷不妨进宫一趟,探探陛下的口风,人应该可以捞出来。”

听了老者这一番说辞后,徐允祯才稍稍安心,细细的琢磨起来,倒也是这个理。

就算皇帝想要对魏国公府和定国公府动手,就凭这点小事显然是不够的。

看来是自己惊慌之下乱了分寸,徐允祯一念及此,长出一口气:“罢了!我这就进宫探探皇帝到底是什么个意思。”

话毕,便夺门而出,大声吩咐:“驾车去紫禁城。”

此时的御书房,郑三俊和李凤祥都已离开,崇祯正在琢磨着从哪里搞战马。

www.8lwx.net 八楼文学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