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章 杂交小麦(第2页)

等等,自己完全没有记录介绍细菌的内容

汉末南郡。

在了解了天幕这几句话蕴含的巨大信息的诸葛亮等人,脸色一变再变。

诸葛亮想得要比别人快,也要深远得多,他深吸了一口气慢慢说道。

“小麦的近缘杂交,其实有点类似于配种,类似不同的马相互之间配种。”

“有近缘杂交,恐怕还有远缘杂交,就类似于驴马配种”

话到这,一众人脸色也是狂变,很显然天幕说小麦家族没有抗病能力强的品种,意思就是要开展小麦和其他植物的杂交了。

驴马配种生骡子,可骡子,是无法产生后代的啊。

“如果这种研究成功了,那是不是可以推广到其他作物身上?”庞统接着话题思索着,他说的其他作物是除水稻小麦外的作物,毫无疑问,这种研究是成功了的。

因为天幕此前有提到过杂交水稻,而天幕中提及的李振声号称“南袁北李”的“北李”,显然小麦和水稻的杂交研究都成功了。

刘备眼都红了,此乃国士啊。

诸葛亮内心挣扎了一下,还是不吐不快:“如果把小麦的抗病性当做某种特征的话,将这种技术应用到其他动物身上,那”

庞统听到这话像是想到了什么,而后脸色狂变,满眼不可置信。

其他反应稍稍慢的众人也回过味来,一个个忽然之间像见了鬼一样,张大了嘴巴说不出话来

难道山海经,不是传说?

贞观年间,金陵城。

虽然知道了结局,但当天幕真的提及的时候,众人还是巨震。

这又是提升粮食产量的又一思路,至此天幕已经提及了多种粮食增产的方法。

其中最简单的无疑是化肥和作物轮种,其次是全国范围内的选种育种,而这个范围李世民觉得可以再放宽些,再之后就是寻找高产作物和小麦杂交了。

寻找高产作物的难点是茫茫大海,又没有成熟的航线,想漂洋过海去美洲大6又精准找到红薯,简直是地狱难度。

而小麦杂交有点类似驴马杂交,可能比寻找高产作物还容易一些,唯一的难点就是暂时不知道杂交的具体细节,且杂交育种工作量巨大,需要不断地重复试验和极长的试验周期。

可是具体的小麦杂交细节呢?

李世民忽然想到一种可能,天幕该不会跳过这么重要的内容吧。

洪武年间,金陵城。

武英殿前,君臣们都如同求学的学子,不断地吸收着天幕的学问。

特别是其中还配了相应的画面讲解,而当知道小麦的授粉细节之后,其实大部分人都已经了然了小麦杂交的原理。

果然原理都没错,只不过细节上有许多出入罢了。

“按这个思路,我们是否能培育出各式各样的作物,比如抗旱抗寒的小麦?”朱元璋心潮澎湃,如果真的研究成功,哪怕是亩产只有现如今小麦的一半,那也是很可观的粮食产量,要知道全国上下那么多荒地都是因为干旱或者土地贫瘠的原因而无人耕种。

如果真的有这种小麦品种,再以政策引导,这部分土地少收或者不收税,那也是一份粮食收入,零零散散下来,粮食增产是非常可观的。

现如今来看生物学这门学问,一个杂交水稻、杂交小麦,一个细菌病毒,光是这两样,这门学问已经是救人无数了。

“这生物学。威力也太大了”朱元璋对这神秘的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知道它还能带来什么惊喜。

他并不是那种迂腐之人,相反他很实在,所以在想明白这些学问带来的显而易见的好处之后,对所谓的程朱理学是愈的不感冒。

无用之学!

(本章完)

www.8lwx.net 八楼文学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