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0章 偶遇狼群(第1页)

挥别‘曙光’,转身而行,我独自踏上征途。

地图上标识的第二个地标也是一个湖泊,它坐落在一座小土丘旁,比‘月亮湖’还要小一些。

没有‘曙光’代步,我的度明显慢了下来,用了整整十四天,我才艰难跋涉到目的地,这比陈大哥在地图上标示骑马到达的时间整整晚了六天,但我并没有后悔,‘曙光’的幸福在那里,它本应享有那可以任意驰骋的大草原。

不知从何时起,我对食物的需求已降至很低,甚至可以一连数天不进食,为了了解自身对饥渴的忍耐度,我曾将自己封闭在阿尔卑斯山的冰洞里,食不粘齿,只嚼食冰雪度过了三个昼夜,出来时精神依然不减,且毫无饥饿感。

只是,今时不同以往,我要在这片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独身长途跋涉,还要历经日曝风吹,甚至急雨羸雪的侵袭,精神和体能全都承受了极大的考验。

在这十四天里,我每天只吃半块馕饼和少许牛肉,即便如此,随身携带的食物和清水皆已消耗殆尽,就近两天更不得不忍饥挨饿,这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连休息也不得彻底放松,只因大草原上狼群虫豸无处不在,保不住一觉睡下,我就再也醒不过来了。

眼前这个湖泊比‘月亮湖’小了一半有余,湖中心却有一处小小的沙洲,当我靠近湖岸时,惊得一群栖息在沙洲上的飞禽猛然飞起,一时间白灵和沙鸡齐飞,湖面和苇海皱波,沙鸡出的呼呼声和百灵清脆的鸣叫声响亮而纷杂,而我却丝毫不觉其吵闹,甚至还感到格外的愉悦和宁静呢!

小湖泊的东北角紧挨着一座十几米高的小土丘,土丘顶端有一座由碎石、土块和灌木堆成的敖包。

敖包是大草原上最显着的地标,它们不仅是蒙古人祭祀神灵的祭坛,同时还兼有标记边界的作用,在大草原上行走之人只要能一直看到敖包,就知道自己没有迷失方向。

此时不过仲秋时节,大草原上却已嗅到了冬的气息。今晨,天空甚至飘起了羸弱小雪,细细的雪花未至落地,即已溶落成水,却也告诉身处草原的居民们应该尽快补充体重,以迎接难熬隆冬的到来了。

在这趟新奇旅行中,我见过无数草原精灵,黄羊、野马和野驴成群而走,狼獾狐獴也偶有所见,苍鹰白鹤在天空舒展,野兔田鼠比比皆是,这些草原精灵对天气的变化异常敏感,尤其,在秋冬交界这个可以决定生死的时节里,它们更是忙忙碌碌,一刻也不敢停闲。

对时常处入饥肠辘辘的我来说,这无数为生存而奔走觅食的动物简直就是完美的食物来源,只是,我包裹里的干粮虽已不多,却在我省吃俭用下仍然有余,所以,我一直没有伤害这些草原的精灵。

而今,我的食物早已见底,再不进食身体将难以维持下去,我必须为生存去做那大煞风景的事情了。

我向手里这只被我用小石块照头一击而立即毙命的肥嘟嘟灰兔子默默地告罪着,旋即,又不免为自己的虚伪而摇头讽嘲。

人类总能为自己的恶行找到无数脱罪的借口,仿佛只需告罪一番,就能否认自己曾经犯下的一切罪行似的。

我为了自身生存而杀掉另一条生命,是无论用什么借口都无法改变的事实,这样做无关对错、只为生存,如果非要争论个对与错,即使争论到日没星垂,也绝不会有一个完美的结果,而所谓告罪,则只是自我安慰罢了。

我用苇叶将去掉头和内脏的野兔捆牢、扎紧,再以自湖边捞出的细泥将裹着野兔的芦苇包封得严严实实,然后将这个包着兔子的泥包,小心翼翼地埋进预先燃过篝火的碳堆里,最后再用潮湿的泥土把碳火和泥包一起封盖好,接下来,就只需耐心等待美味即可了。

等待之余,我脱光衣服、跃入湖中,尽情享受冰冷湖水带来的舒爽感,却不必担心由此可能带来的病痛,因为我已许久不曾生过任何疾病,而且,无论多么炎热或多么寒冷都不会使我感到任何不适,即便身体真有不妥,也只需略微运转气息,那一点点不适感便会自然消退,寒暑不侵、风雨不蚀,应该就是如此吧?

包裹着野兔的泥包被碳火烘烤的硬实如壳,却一摔就碎,剥掉已经失去水分的芦苇叶,露出里面被烘制得彻底熟透了的、散着阵阵扑鼻香气的鲜嫩兔肉,我痛痛快快地大快朵颐起来。

我已经很久没有吃过这么鲜美的肉食了,身心俱感一阵满足,真是一份丰盛的晚餐呐!完全弥补了连日来肠胃受的委屈。

一声饱嗝过后,我斜倚在铺着毡布的斜坡上,什么都不想干,什么也不愿想,只想要平静地欣赏晴朗的星空,聆听大草原的虫鸣声,可惜事与愿违,自远处隐约传来的悉悉索索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我侧耳倾听,心已明了,那是十数只动物一起走动时,皮毛与草丛摩擦出的细微声响,在这月上柳梢的时分,只有一种动物会成群结队行动,那就是这片大草原的真正王者—草原狼群。

我曾多次遇到狼群,却都只是远远地相互打量对方之后,便相安无事、各自离开了,说起来,今晚才是我第一次与狼群正面遭遇呢!

仲秋时节,正是草原生灵囤膘育肥之时,对于食物的强烈需求,促使狼群陷入近似疯狂的捕猎中。

www.8lwx.net 八楼文学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